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二章 海洋产业(一)(2/3)

便的。

当然了,别看这些鱼在罗洽港交易时这么便宜,一旦运到外地。随着距离的延伸,这价格上涨幅度可是很大的,毕竟装桶、运输、销售这些过程都会产生费用,加起来也不便宜的尤其是运输,1640年的时候,由于加莱等地的运输价格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最后竟然使得到达巴黎的鱼价格上涨了38%,可谓惊人,不过这在道路网四通八达的东方县、罗洽县、梅林县等地似乎还没那么严重。

此外,鱼的腌制也是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无论是盐城港出产的湖盐,还是从葡属佛得角进口的海盐,其价格都不会很便宜,故有些地方的居民喜欢购买风干的鱼,因为这是他们所能知道的最廉价的一种保存鱼的方式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像朱诚东这类中间商的过手所导致的价格上升,东岸的海产品从渔民手里到达最终消费者餐桌上的时候,一般会过两道手,即大型批发商和乡村分销商,这些人对利润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的利润同样也是鱼终端销售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赞帕里尼先生,如何?我早说过你该入伙和我一起干的,要是有你的投资,说不定我就能包下那些大船上的鱼了,比现在小打小闹强多了。”在看着帮闲们将鱼运到不远处货场边租用的仓库(那里有人交割)后,朱诚东走过来,看着赞帕里尼说道:“这条船上装了5拉斯特好吧,换官方说法,20吨的鱼,花了我一千四百多元钱,我本想再多买点,因为外地一堆分销商在找我供货,但这是我所能筹集的最大一笔资金了。怎么样,赞帕里尼先生,你现在也认识到我的能力了,和我一起干吧?我知道你们这些从明国回来的军官兜里很有钱,上次你拜访我小叔(赞帕里尼老战友)的时候送了那么大一罐茶叶,那在本土可是很贵的,你还不如将那些茶叶卖掉,然后和我一起做生意……”

“你个小青年懂什么?”赞帕里尼被朱诚东气乐了,只见他“啪”地一下拍在他的后脑勺上,笑骂道:“我们战友之间的情分岂是你能理解的!不过你说的做渔业商人这些日子我也仔细考察过了,倒也不是不能做。恰好我现在回来也没啥别的事干,陆军也不要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了,便投个一两千块到你这里又如何?行了,别咧嘴傻笑了,我下午带你去见见罗洽海洋局的几位老战友,以后在这里做生意,没他们的照拂可不行,现在先去吃饭吧。”

两人随即一前一后去了码头外的一家饭馆,点了一瓶河中大曲、几样小菜、一份烤鱼,价格倒是很便宜,也只有在靠海且有大量捕鱼船的地方,居民们才有可能廉价消费鱼这种号称“穷人牛排”的食物了当然真正的牛排倒也不比鱼贵上太多。

“这几年捕鱼船越来越多,无须鳕这种国内消费量最大的海产品价格也渐渐维持不住了,现在市场上每条的价格在4角钱左右(分销商一般会把差不多重量的鱼装在一个桶里售卖,一条鱼普通重4千克左右),呵呵,听起来不便宜,但要知道好多年前就是这个价格了,而现在大家的工资比起那时候普遍翻了一倍。”今年不过十七八岁的朱诚东喝了一口酒,张口就是鱼市行情:“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现在渔业产量是大大增加了嘛,但市场的增加却没那么迅速。”

近些年来,东岸的海产品捕获量确如朱诚东所说,虽然有些波动,但总体上确实是呈螺旋上升趋势的。比如1654年全年,南海渔业公司共捕获了鳕鱼5760吨、滑柔鱼2400吨、其他杂鱼180吨;私人捕鱼船产量比较吓人,因为其数量众多,全年共捕获了各类海产品7200吨;此外还有南铁公司捕鱼队捕获的竹荚鱼、鲑鱼等太平洋鱼类共计4000余吨;国内一些在河口及浅水区域设置固定网具的渔民还能捕获100-200吨,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内河水产品(主要是红虾及少量网箱养殖鱼类),1654年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