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宇宙的形成(五)(1/2)
这一节,我们来解释地间自然规律的形成与万物的生化,《内经》中虽然关于此的叙述不少,但是段落散落在各个篇章,让我们提取些许部分:
《六节藏象论篇》曰:“黄帝问曰: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地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之度,气之数也。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度毕矣。
(翻译:黄帝问道:我听道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地气是以九九之法与相会,而人也有三百六十五节,与地相应,这些法,已听到很久了,但不知是什么道理?
岐伯:问的真高明啊!请让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度和气数的。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月合三百六十五成为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首先确定一岁节气的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时令节气,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帝曰:余已闻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翻译:黄帝:我已经明白了度,还想知道气数是怎样与度配合的? 岐伯:以六六之数为节度,地以九九之法与相会通。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六次而一年终了,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
……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翻译:黄帝:我已经明白了六六与九九相会通的道理,但夫子气数的盈余积累成为闰月,我想听您讲一下是什么气数?请您来启发我的蒙昧,解释我的疑惑!
岐伯:这是上帝秘而不宣的理论,先师传授给我的。
黄帝:希望讲给我听听。
岐伯:五日称为候,三候称为气数,六个气数称为一时,四时称为岁,一年四时。治病应顺从其当旺之气。五行气运相互承袭,都有主治之时,到一年终结时,再从头开始循环。一年分立四时,四时分布节气,逐步推移,如环无端,节气中再分候,也是这样的推移下去。所以,不知当年客气加临、气的盛衰、虚实的起因等情况,就不能称为“工”。)
这一段讲述岁立与气数的由来,翻译非常详细,我们不再赘述,至于五运的太过不及与气数的虚实大家可查阅其他篇章。然后再看地运转的规律与万物的生化:
其一,《六微旨大论篇》曰:“岐伯曰:气之升降,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如何?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降已而升,升者谓地。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因变作矣。”
(翻译:岐伯:气的升降,是气和地气互相作用的结果。黄帝:我想听听它们的互相作用是怎样的?岐伯:地气可以上升,但升到极点就要下降,降下来的称之为;气可以下降,但降到极点就要上升,升上来的称之为地。气下降,其气乃流荡于地;地气上升,其气乃蒸腾于。由于气和地气的相招,上升和下降的互引,地之间便出现了变化。)
该段讲述了自然规律的由来,原因是地相合,高下相召,阴阳化合。另外可以看出,与地本质其实是同样的,只是因为位置与作用不同而有了不同的名字,和《老子》中“无”与“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是相同的表达,与《内经》中“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也是相同的意思。
其二,《元纪大论篇》曰:“帝曰:上下相召奈何?
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地之阴阳者,应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帝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
鬼臾区曰: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气者,六期为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横推从武道开始
仙缘仙路
重生暗夜之王
女神每天都在撩我
重生八零:陆少宠妻无度
超级军工帝国
灵离清音弦上月
冰之无限
陌上弦月
名门的秘密恋人:婚姻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