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7章 王屋山上(1/2)

实在,在唐朝,羽士的地位是很高的,想进道门的话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连李隆基也是司马承祯亲授法篆才成为羽士天子的。

李清对于这时候道教的影响并没有一个特别具体的认识,大约在老太太的意识中,进了道门,却是要比一个商贾的身份高的多,所以才没有反对。更何况,司马承祯应当算得上是这时候最为最贵显赫的道家领袖,能拜其门下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这一日李清出了洛阳城,老太太、李仁济、李瑞以及花解语等李家众人送至城外,颇多不舍之心,期间有人也哀伤滴泪一番,被老太太喝止了:

“哭什么,清儿又不是往遭罪,能进道隐大师门下是二郎的福气,该兴奋才是。”

于是忙收了眼泪,众人上前与李清说些送别的话。李清心中确实也有不舍,从穿超出来到现在已经在李家待了近半年的时间,期间,老太太、李仁济、李瑞对李清是颇为照顾的,在老太太那里能称得上是宠爱了。人总回有情绪,更何况李清来到一个完整陌生的处所,身边一切人的赞助都会是自己融进这个时代的助力。就连服侍自己的花解语以及其他丫鬟、仆人在李清眼里都是应当感谢的对象,但是不舍涌在心头,并没有表现在脸上,李清微笑了与众人作别。

走到老太太身边时说道:

“奶奶放心,孙儿此往定会在师父门下好好学艺。我会常回来看看。”

“嗯,好好随着道隐大师学,家中不用挂念,有我在哪里用你这孩子操心,更何况还有你父亲和你大兄呢。只管在山上好好学艺。”老太太安慰说。

李仁济上前说道:

“有时间就下山看看奶奶。”

“是。”

“不方便的话就让昆仑往返送信。”

“是。”

……

登车回看,洛阳城离自己渐行渐远,送别的众人已经变成了小小的含混的身影。远看往,老太太还在众人的陪伴下站在那里。

李清招招手,挥别眼前的洛阳城,挥别这些日子里关心自己的人。

马车辘辘,出洛阳城,穿过黄河,再回想,王屋山已经在自己眼前了。

……

作为道教的第一圣地,十大洞天中的第一洞天,王屋山在道教中的地位无与伦比。王屋山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中国九大名山之一。相传轩辕黄帝在此祈天,主峰之上有天坛,即为轩辕祭天之所。干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华夏炎黄子孙大统天下的圣地,神话中的“愚公移山”就起源于这里。

王屋山在历朝历代都是著名的圣地,起于神话,成于道门,在道门的眼中,王屋山有着不可替换的地位。作为十大洞天之首,王屋山又被道门称为小有清虚之天,为天下第一神山。无数的历代先贤在此修道,这时候的王屋山上除了司马承祯所在的上方院,还有奉仙观、清虚观、罗神仙观、阳台观、山神庙、太山庙等等道观。在王屋山修道的人逾千人有余,成了道家第一香火之地。

王屋山因“山形若王者之屋”而得名,主峰天坛山高逾数千尺、群峰围绕,四周山峰层峦叠翠、气势宏伟、山间宫观林立、人文荟萃,山中飞瀑百丈落、清泉石上流,珍禽异兽不时出没其间。

这时候的王屋山正是山花烂漫时,山间百花绽放、五颜六色,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风景秀丽,确为人间第一仙境。在李清的印象中,后代的王屋山应当已经没有了这时候的风景,大约是随着气象的变更和人类的运动使得这一仙境圣地变得平庸异常了。

到了山脚下,李清下了马车,跺了跺脚下的土地,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满腔期待化作此时的安静。

山脚下已经有很多人在了,看来是迎接司马承祯的人群。

从洛阳出发,一行人并没有多少,仅三辆马车,七八人而已,李清只有昆仑随着,乘坐了一辆马车,司马承祯与一随身道童一辆,李含光并两个道童一辆。但是王屋山脚下迎接的人群要多出很多。

司马承祯下了车,早有人上前把马车牵了往,这时候有个三十岁高低的道人上前,施礼说道:

“恭迎师父回山。”后边众多弟子都一起行礼,恭敬而自然。但是李清创造最后边倒是有两个人施礼时颇为委曲。

“免了。为师不是说了,以后不用这些虚礼。为师也不是第一次下山了,为何如此调兵遣将的前来迎接?”司马承祯问道。

那人上前一步,小声说道:

“师父,道坚大师来了。这时候正在别院暂居。”

“他怎么来了?”司马承祯皱皱眉头说道。

“弟子不知。道坚大师见师父不在,已经在山上待了两日。弟子前往闻讯也没有成果。”那人说道。

正说话间,站在迎接的队伍最后面的两人上前给司马承祯施礼道:

“弟子玄明、玄英见过师伯。”

“免了。请你师父到上方院吧,我在那里等他。”司马承祯看了看近前见礼的两个人,随口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许你盛世安宁 我的刁蛮校花 全民修仙开局我有一套神秘系统 都市:开局觉醒元素力 拯救世界不如追星[美娱] 打造超玄幻世界 道友,买把加特林吗? 从学霸开始 血色大领主 离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