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5章众生像(3/4)

道的农村人那般,每个都生上四个到五个子女,何止领这370万

当然,梁腾的同事,和他弟已经分了家了。在外人眼里,他家父母兄弟还有孩子什么的,是算一个大家庭。但其实370万的补偿款下来之后,是分作三份的。父母两人拿着72万,自己管理自己的钱。

同事和妻子,以及两个孩子,四口之家得146万。

同事的弟弟和弟媳,还有他们的两儿子,也是四口之家,同样分得146万。

不过就算是如此,梁腾同事家,也要比农村的许多生四胎的村民家要好过。毕竟他家早就在圩镇上“置业”,不必再去愁没房子住。老家农村得到的“补偿款”,就是直接收钱。凭空得来的横财。

至于其它的村民,收到按人头计算的“补偿款”,那可是放弃了“安置房”的,才有此福利。

甚至,就连争取“回建地”的权利也失去了假如要那按照户籍人头计的“补偿款”的话。

村民们“家”被征了之后,只能从“补偿款”中拿出钱来,重新去或买地建房,或直接购买昂贵的“商品房”那都是一笔巨大支出。

当然,最终“补偿款”不会全部投在建房之上的。村民总会留下一部分的款项,用作它途。有长远规划的,就拿出一部分“补偿款”,去做生意。或者购买“养老保险”的也有。

没有长远规划的,手头上有了这横财,就会热衷于买豪车装叉啊,或者干脆吃吃喝喝,烂赌过日子

比如梁腾就知道,得到36万补偿款的村民中,有一户非常懒散的,大名叫做“刘二叔”的。这刘二叔娶过两任妻子,头一个妻子受不了他烂赌,整天游手好闲,不去赚钱养家,就算生了一个女儿了,也坚决的离了婚,然后带着女儿改嫁了。

这刘二叔后来,又娶了个带着智障女儿的妇人,当老婆。

后妻虽然有个她年轻时未婚就生下来的智障女儿拖累,挑不到好老公,但也难忍“刘二叔”的懒散兼好赌,也想着离婚。结果还没有离成,就遭遇一场意外车祸,送了性命。

后妻给刘二叔留下了一个两岁的儿子,还有那个智障的女儿。

旁人都说,这“刘二叔”这辈子就是“贱骨头”了,以后再娶不到老婆了。还需要他养大一个亲生儿子跟一个非亲生的女儿。这穷困的日子,简直没法过。

结果谁也料不到“刘二叔”居然就“时来运转”了。按照人头发放补偿款,他和儿子两个,就捞到了72万。

为啥只算他和儿子两个呢主要是他的非亲生女儿的“户籍”,一直都没有转到本村来以至于少捞到36万。

人家政策都定下来之后,再想转户籍过来,就不可能了。

但“刘二叔”凭空得到72万,也羡煞了不知道多少旁人了。

认识他的人,都说“没想到贱骨头也有咸鱼翻身的一天哪万万想不到啊想不到”

然而,“刘二叔”骨子里就是一个农村典型的“二流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手里握有巨款之后,不思另外觅一方好地,盖房子替儿子置办一些产业,好让儿子以后拥有更良好的发展基础。只管自己“今朝有酒今朝罪”,吃吃喝喝,工作更无心去做了。

几十万块钱,真心像他那样“有出无入”的,就算省着花使,每月总得花上两千多作为生活费。而“刘二叔”又大使些,每个月要花到四、五千。一年下来,他就花了五、六万这样。

如果他一年能够勤勤恳恳做工,赚回来他开销掉的钱,收支平衡,倒也罢了。偏偏有了一笔横财后,他越发好吃懒作,只出不入,一年花五、六万,十年就得支出五、六十万啊。

再加上他每年“赌”输掉的钱呢也有好几万块。

因此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