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东岳大帝(1/2)
想完黄龙跟我曾经的对话,又按照自己的思路持续想下往。
地府的军权已经这样了,一但产生混乱,固然有黑煞元帅的威慑,到那一刻也难保无虞。
可是地府的麻烦还不仅仅如此,六宫阴神只有一个是我自己人,其他的已经知道的就有东明公夏启给我使绊子了。
他还不算是最难缠的,最麻烦的就是那个没事就想“同逐一哈,”看不符合自己心思就“同逐一哈”的秦始皇。
他的态度才是最要害的,六尽天宫中其中三个以武功起家的帝王中,他的危险才是最大的。
由于他跟其他的人不一样的是,他有他的地下军团,就是直属于他的秦兵马俑。
想想他搞出兵马俑的动机吧!他当初就打算带着这一票小弟,追随他在地府打出一个大大的疆土,延续他在人间界的风光。
他也是六尽天宫里唯逐一个,手里直接控制如此宏雄师力的阴神,这个可是雄才伟略的人物。
假如说夏启不安心于东明公的地位,想要扰乱地府从而得到大权。
我更信任一个北帝上相的职务,是满足不了身为祖龙的秦始皇的胃口。
别说地府了,就算有人告诉我他的目标是一统三界,直接坐玉帝我都不惊。
这本来就应当是他那个性格干的事,我甚至都纳闷,为什么从他逝世到现在也两千多年了,他居然没把酆都大帝赶下往自己做地府之主。
有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在地府,我不参与进往怎么能行呢。既然乱就往逝世了乱吧!
而且地府的麻烦还不止是这个,要知道地府本来就不是酆都大帝说的算的。
最早开端东岳大帝执掌地府,这是有根据的。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东岳大帝是盘古氏九世苗裔金轮王少海氏与妻弥纶仙女所生之子,初名金虹氏。
金虹氏有功在长白山中,至伏羲氏时封为太岁。至神农朝,赐天符都官,号名府君。汉明帝时,封为泰山元帅。
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又尊为「天齐君」。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加封「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诏封东岳天齐仁圣王,四年又尊为帝,称「东岳天齐仁圣帝」。
对泰山神之祭奠和崇奉,自上古三代就有。三代民居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故天子「以血祭祭社稷。
泰山治鬼魂之说,汉魏间已经风行。但《日知录》说:“考泰山之故,仙论起于周末,鬼论起于汉末。”
这种结论必定是有所据的。《茶香室丛钞》引《封禅书》内容,终于将神仙、鬼魂同一于泰山神的管辖之下:“泰山有天主地主之词,其义即缘封禅而起。
王者于此报天放有天主打,王者于此报地,故有地主调。
逝世者魂回泰山,即回于地主耳。”这使泰山神终于有了双重的神性职。
也就是说地府本来确实是回东岳大帝管辖的,这个职能不是上界封诰的,是信众的信仰之力以及人间帝王的册封。
这就代表了一部分的天道,所以上界只能顺水推船的让东岳大帝来管辖地府。
可是按照黄龙的说法,东岳大帝管辖地府已经很久很久了,
等到后来由酆都大帝接任,是由于地府本来的规定,就是酆都天子三千年一任。
而东岳大帝的任期恰好就到宋末元初。
而黄龙也说这只是他的一点儿猜测,到底是东岳大帝到期了还是犯了毛病被贬了,他不太明确。
他认为东岳大帝还是犯了点儿毛病,但不太严重,又马上到任期了。
所以才安排人家的帝王宋真宗,册封碧霞元君暂领东岳大帝职能。
实际上就是给东岳大帝一点儿面子,让他女儿碧霞元君来接任,据记载:
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次御帐,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此乃玉女。
宋真宗于,命有司建祠并更名为“昭真祠”,遣使致祭,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明朝时,将昭真祠又更名为“灵应宫”,后又扩建,增大规模,为碧霞宫。赐号“碧霞元君”。
众多信徒受到领导,吸收了上述信仰,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
黄龙告诉我说,神仙直接的职务很随便,本来都不愿意多管闲事。所以所谓的继续不是继续神仙的职务。而是继续香火供奉。
有了供奉,信徒的信仰自然实力大增,地位什么的都是虚的。
有信仰之力的供养,神仙本身的法力就是无穷无尽的。
这就是为什么真武大帝可以拥有,如同紫薇大帝一样神格的原因。
也是真武大帝目前在上界的地位如此超然所在。
所以信仰之力很重要,非常重要无比重要,重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绝品药神
我真的只是想打铁
神机
仙武帝尊叶辰姬凝霜
极品学生艳遇记
幻界游灵
杠上冷情王爷煞到冷淡王妃
红楼之宠妃
最佳女配
五年后她带三宝炸了爵爷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