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坐而论道(2/3)

析经义,实际上隐然分为三派,以辰舌代剑,彼此攻防。

秦山郡的华哲栋、贺兰宗的刍容、赵诚等人,以及太微宗的董宁、杜镛、冉虎,他们不仅有希望跻身春闱青雀榜前六十名,也都是这次西北域参加闱选近两千弟子里的佼佼者。

听吴景林介绍,秦山郡问秦宗除华哲栋外,还有两位坐上石台上的人物,都是跻身春闱青雀榜的热门人选。

西北域十数郡,位列三十六王侯之族的强藩,除了掌握武威军的董氏外,还有掌握鹤翔军的黄氏以及掌握武藏军的华氏两家华哲栋就出身华氏,问秦宗也是华氏在秦山郡所控制的宗门。

十数弟子在石台上,实际隐约分为太微、贺兰、问秦宗三派,以唇舌代剑以争高下。

虽说武威、鹤翔两军已经和议,但刍容、赵诚等与武威军命脉相连的贺兰宗弟子,心里的屈辱感难消,更何况此前大战,鹤翔军被歼灭的十万精锐就有贺兰宗弟子的亲朋好友,这个仇恨不是一纸和议就能那么容易化解的。

所谓的讲经会,刍容、赵诚走上石台坐下,满心就想着在上千西北域弟子面前,灭董宁、杜镛、冉虎三人的威风,因而也是处处都针锋相对。

倘若以刍容、赵诚二人,纯以口舌之利,也未必是董宁、杜镛、冉虎三人的敌手,但华哲栋等三人代表问秦宗看似中立,实际上处处都偏帮刍容、赵诚。

他们不断打散董宁、杜镛、冉虎他们辨经析义的节奏,而在刍容、赵诚处于下风时又主动将话题岔开。

董宁、杜镛、冉虎开始还能撑住,但渐渐言语就无法周全,漏洞频出,被刍容、赵诚抓破绽百般攻击,这时候华哲栋他们又坐山观虎斗起来。

看到董宁那张娇艳无端的粉脸都微微沁出汗水来,陈海都禁不住摇头叹息,与周钧说道:“鹤翔军被河西压得喘不过气来,武藏军及背后的问秦宗必然要暗中助贺兰宗一把,明摆着对方人多势众,越城郡主他们还偏偏跑上台找这个不痛快”

谈经论道、辨经析义就是如此,董宁、杜镛他们出现一个漏洞,慌乱了阵脚,被对方紧追不舍的质问,接下来就会处处漏洞,想再继续拖延下去,处境将更窘迫。

看到石台下诸多围观的子弟都渐有嘘声,陈海与周钧摇了摇头,就想着离开,他们同为河西弟子,董宁、杜镛、冉虎在石台上被人羞辱,他们也脸上无光。

“陈海,”董宁正被心怀仇恨的刍容驳斥得无力应对之时,蓦然看到陈海在人群转身要走,就像溺水抓住根稻草,顿时就将陈海喊住,说道,“我辨经析义比不过你,换你来跟这几位师兄请教!”

越城郡主突然这么说,陈青都吓一跳,虽然大家一路东行进入燕京,但除了礼貌性的招呼外,陈青没看到陈海与越城郡主董宁有什么接触,怎么越城郡主董宁会说她辨经析义的本事不如陈海?

陈海五大三粗,修为不过辟灵境初期,以往在姚氏的记忆都残缺不全,对经义玄理又有什么高深的参悟?

陈海见董宁竟然直接将战火引到他头上来,顿时就觉得头大了三圈,但诸多人一起转头看过来,他也不能袖手就走,让外人看出他们河西弟子内部并不齐心。

“董师姐高看陈海,陈海修为低微,怎么可能是这几位师兄的敌手?”陈海揖礼说道,“而且这位刍师兄,他老爹在战场死于我手,我要是走上石台,刍师兄生吞我的心都有,又怎么可能再继续心平气和的跟陈海辨经,我说董师姐还是不要为难陈海了,不要难为这位刍师兄了!”

陈海此话一出,石谷里一片哗然,谁也不曾想这相貌看似粗鲁的莽汉,竟然在战场上手刃刍容的生父,这可以是杀父之仇。

大家都睁大眼睛,要看刍容如何在石台上从容面对杀父仇敌。

董宁起初还不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