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01章 最后的荣光,试探攻击(2/3)

以自由兑换。    目前泰国的一切,都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在走,改革和增长同步进行,看上去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    不过短短几年,泰国已经由农业出口国转型成为制造业出口国,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半导体成为支柱,旅游业快速成长,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虽然股市有些不稳定,但改革有阵痛是难免的。    总的来说发展成绩非常优异。没人意识到泰国当下的股市已经触顶,再想回到这个点位,得是17年以后的事了......    “繁华的背后是日渐虚弱的躯体,‘四小虎’荣光的背后是泰国不断涌现的隐忧。”    萧白揉了揉太阳穴,放下了手上的数据资料。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这几年,来自境外的资金呈现短期游资的趋势,越来越难以控制。而且大量国外资本涌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大幅推升了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资产价格泡沫已经非常明显。    1993~1996年,泰国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了近400%,指数也在1996年1月最高冲到1410.33,达到历史高位。    此后房地产和股市相继转入下跌,则给银行资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统计,1996年6月泰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已经达到1.78兆亿泰铢,不良资产率高达35.8%。    泰国最为依仗的对外贸易方面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1995年起美元进入升值通道,由于泰铢盯住美元,美元升值造成泰铢汇率持续走高,导致泰国出口受挫经济增长放缓。    1996年泰国的增长率预测为5.65%,虽然不低,但要知道此前的1995年增长率还是8.12%呢。    种种迹象表明有不好的事情可能会即将发生!    但此刻泰国政府却陷入了两难,因为他们的政策选择被固定汇率制度拴住了手脚:    想促进经济增长,泰国需要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想控制通胀、弥补经常项目逆差,就需要提高利率。    左思右想之下,由于担心放弃盯住美元会造成泰铢贬值,增加国内债务负担,造成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上升,泰国政府最终决定提高利率以维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1995年末,泰国国内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分别达到12%和13.75%,不仅为亚洲地区最高,而且超过国际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高利率政策进一步抑制了投资和消费,加剧了经济衰退,并使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情况进一步恶化,使风雨飘摇的泰国经济雪上加霜。    泰国这个鸡蛋有缝了。    截止1996年底,泰国外债高达930亿美元,相当于的50%,其中短期外债占了60%。    脆弱的金融体系、长期的逆差和高昂的通胀,终于引起了国际资本的注意。    萧白抵达的曼谷的第三天,市场风云突变。    以oros为代表的国际游资,开始向泰铢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萧哥,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国际投资机构向泰国银行借入高达150亿美元的数月期限的远期泰铢合约,而后在现汇市场大规模抛售,导致泰铢汇率大幅度变动,引发了这几天的金融市场动荡。”    崔明达拿着一份资料给萧白看,同时还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各种曲线,向萧白做了详细的说明。    这间办公室也是盈盛投资租下来的,位于曼谷的金融区,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内里的各项设施却很齐全。    “老崔,继续盯着,我觉得国际游资这一次恐怕不会得手。”    萧白觉得泰国方面不可能一点抵抗都没有,现在就说鹿死谁手,还言之过早。    这是市场上首次出现的大规模泰铢抛售风潮,目前泰铢兑美元的汇率降至十年以来的最低点,达到了26.1843比1。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