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三章 迁都风波(1/2)

这一日大明的朝议,文武百官尽皆默不作声,都在等候着崇祯天子发话。由于这次朝议的主题很沉重。

“大同府、宣府两座边镇,雁门关、居庸关等雄关,尽皆向闯贼投降,闯贼间隔京师不远,朕问你们,是坚守京师等候各地援军到来,还是应迁都前往南京古都,以图再复山河?”崇祯的话已经十分直白。

现在摆在大明群臣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走,一条是留。

文武百官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起来。

李自成的进展让所有官员都大惊失色,这才多久,李自成带领的北路农民军就已经快杀到天子脚下了。本来被寄予厚看的大同镇和宣府镇,形同虚设。

“请陛下下旨,迁都南京,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另可留太子殿下以及一批大臣坚守京师。此策最为稳妥,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翰林院的官员李明睿站出来说道。

崇祯的身材微微前倾,显然是对于李明睿的话语颇为赞成。

不过在北方官员的示意下,很快就有言官站出来反对李明睿:“圣上万万不可,李明睿该杀!”

“爱卿何以如此断言?”崇祯不悦,不过在朝议上又不敢当着众多大臣的面发难。

“昔日土木堡之变,我大明数十万精锐毁于一旦,留守京师的老弱病残不到十万。瓦剌首领亲率数十万瓦剌骑兵兵临京师,比起如今之形势更加危急。然而当年兵部尚书于谦极力主意坚守京师,终极瓦剌骑兵撤退,朝廷转危为安。因此我们必需要有决一逝世战之信心,方可保全帝国神器!”一个北方官员站出来说道。

“土木堡之变与当今形势不可同日而语!瓦剌骑兵乃是异族,一旦进关会遭到天下臣民之抵抗,处处受制。而李自本钱身是汉人,又裹挟无数农民,说句不好听的,闯贼已然取得部分民心,将士无不畏惧,我军士气已往,徒劳待在京师的话,无异于画地为牢。”李明睿朗声说道。

“你这是在涨敌人志气,灭官兵威风!我大明京师还有十万精兵,河北高起潜统领兵马五万,另有山海关、宁远精兵十万,河洛精兵十万,各地援军十万,合计四十五万精兵,何惧区区李自成!”坚守派的官员说道。

“呵呵呵,四十五万精兵,我们还有四十五万精兵的话,何至于让闯贼李自成连破三关,下三镇!河北兵马被贼将张元拖住,河洛更是陷进当地农民军重围。置于山海关、宁远精兵,有复辽军在虎视眈眈,谁敢轻易调动?”支撑李明睿的南方官员站出来为李明睿撑腰。

“艰苦只是暂时的嘛,只要我们号召天下兵马前来勤王,瞬间可得百万雄师,何惧于闯贼。”

“你这是在拿圣上的生命开玩笑!迁都机会稍纵即逝,再晚一些闯贼攻占了山东、江淮等地,则我们南下迁都之路就断了。现在若能及时南下,沿途收拢各地兵马,则我们行进至南京以后就可以收买十万雄师,固守江防。尚且南京城也设有六部,形同京师,很快便能运转起来。”

“舍弃大明两百年的基础迁移到南京城,无异于饮鸩止渴,此事万万不可!”

大殿之上,南北官员闹成一团。南方的官员逢迎崇祯的意思,赞成迁都,若是崇祯以南京城为国都,则南方官员的话语权无疑会进步。而且南方官员的财产、家人几乎都在南方,丢弃了北方大陆也没有什么所谓。

但是对于北方的官员来说就完整不一样了。假如他们追随崇祯到了南方,那么他们在京畿、山东、河北等地的地步、财产就相当于全部拱手让出。

两派官员对要不要迁都,迁都的话怎么撤退,是该崇祯天子留守京师,还是由年幼的太子留守京师,总之争吵不断。

然而文武百官都没有想到迁都的机会正在失往,他们这么一耽误,以后再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