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三五零我们要去抓个人!(1/3)

三五零我们要往抓个人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唐代大诗人李白口中的名句,指的就是此刻李默脚下这条连接川陕,被当地人称为金牛道的交通干线,尤其是陕南宁强至广元一段,是险峻异常

身为皇家禁卫军团长,杜大壮心都悬到了嗓子眼,若是在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处所出点问题,连声援都得不到

幸好这次进川是临时起意,知道的人极少,而且此刻已经过了最危险的地段,一个连的禁卫军战士已经在前面打前哨,再加上又从夜鹰调来了部分精通山地作战的好手,所以一路上倒也没出什么事

过了广元后,道路一下子宽了很多,高山深峡,风景秀美,到也给这段旅途带来了些乐趣,固然才过年,但山峦河道间还不时能听到樵夫特有的歌颂声

四川是西南大地的心脏,也是民族成分最复杂的一个处所,一途经来不时可以见到穿着各种各样民族衣饰的百姓

或许正是由于蜀道难走,所以四川的古文明遗迹很多,从西秦开端,至汉唐盛世,又到元蒙满各族,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这是片孕育了无数精彩中华儿女的神奇土地,但也由于道路难行而困守一方,形成了自己奇特文化的同时,也比外面加封闭

要想让四川尽快融进到中华大家庭中,道路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所以李默这次固然是临时来四川,也还是紧急把詹天助从河南给叫了过来

詹天助和梁敦彦是好友,至今两人还都保存着数张赴美留学时的合影,所以梁敦彦刚到檀香山后,就立即向李默推荐了他,只是当时他正在游历各地,考核测绘,直到进进了东北三省后才参加到了建设部

这位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骄子,固然无法在成为铁路之父,但凭借着过硬的本事,硬是从人才济济的建设部中脱颖而出,成了总设计师之一

和那些在李默赞助下后来学成回国的工程师不同,他这些年游历各地的经验和大批的一手测绘材料,所以当李默询问建设部,要一个能够解决四川铁路问题的专家陪伴进川后,詹天助就成为了最佳人选

“詹工,有难度”李大少爷眼神灼灼的看着这位“大名人”,询问四川铁路的事情

对于李默这种爱好称工程师这个工,那个工的古怪习惯,詹天助和大伙也都习惯了,看着眼前绵延不尽的大山深峡,他也是愁眉紧锁,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小工程,四川和东北乃至中原大地都不同,这里山峦叠嶂,水深林密,要想在这种处所修铁路,别的不说,光是要从那么多山峰中打出隧道,就足以让很多人看而生畏了

让他感到棘手的事,李大少爷要修的可不是一条铁路,他要把方案中陕西、甘肃和湖北全部延伸到四川,而且还必须考虑到以后进躲的需要,同时还得向湖南、云贵方向辐射,这即是就是要把和四川交界的省份都给包裹

先不说要多少钱,光是工人恐怕没有三五十万也不够,而且这一带地形复杂,地质情况多变,技巧上来说难度也很大,所以这个头他还真不敢立即就点,由于谁都知道,李大少爷固然偏爱高大全,但做事却是极为认真的,假如你点了头最后却没办到,那么你就等挨批

“钱不是问题,我可以立即让人组建西南铁路公司,除了政府和我个人出资外,还可以从当地大众中融资,另外劳力也不用担心,婆罗洲那边可以供给至少三十万人给你,此外成都这边等我见了刘秉璋后,信任他应当全力支撑凑出十几万劳力应当不是问题

最重要是这里的难度很大,所以我这个也是方案,具体还需要你们建设部考虑着看,但我盼看十年内能够完成四川铁路网建设,最好是三年能修睦第一条进川铁路”

听完李默的话,即便是铁路狂人的詹天助也不敢轻易答应,四川四周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