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9亚洲霸主8(2/4)

随着第三团体军第一军炮轰伊斯坦布尔城,标记着奥斯曼帝国首都的危险,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岬角从海峡的欧洲一面向对面的亚洲沿岸伸出,仿佛要挡住从黑海流进马尔马拉海的急流因此,君士坦丁堡南有马尔马拉海,北有博斯普鲁斯海湾,从而形成了重要的港口,即所谓的金角湾诚然,其他城市也有良好的港口和重要的地理地位,但君士坦丁堡的明显特点是,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航行的海峡所以,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掩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拜占庭天子为了加强这些自然防御,又在陆上修筑了两堵高大的城墙:第一堵墙长四英里;第二堵墙长40英里,宽20英尺,位于第一堵墙西面约30英里处这两堵防御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自然屏障连在一起,守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因此,在拜占庭长达十个世纪的统治期内,这座城市尽管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遭遇围攻的要塞,但却得以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有很多宏伟的建筑,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绩的结晶

在顾炎武带领第三团体军第一军攻城的第二天,穆罕默德四世带领大批的大臣和奥斯曼帝国的皇室成员撤离了伊斯坦布尔,撤退到了耶路撒冷城面对来势汹汹的大明帝国,欧洲各国渐渐产生了完整不同的两种态度,随着挪威、瑞典、芬兰、普鲁士、希腊、瑞士、意大利甚至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和公国以及处所小国都与大明帝国建立了和平条约,所以这些个国家对于大明帝国还是比较友爱的

而由于葡萄牙国内的大明帝国地内应拉斐尔在葡萄牙的逝世,葡萄牙人对大明帝国也开端敌视了,而与大明帝国在海上有冲突的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国也将大明帝国列进敌对的名单,而现在奥地利固然复国,但是却只占领南至莫哈奇北至布达和佩斯,东面和西面的广阔处所都被大明帝国的第三团体军以及大批的武装开辟商团占领了,复国的奥地利自然对赞助自己复国的大明帝国有所怨气,而奥匈也由于与奥斯曼帝国打了一仗后却没有获得一点土地的利益而对大明帝国不满,他们两国立即联合起来将部队开进奥地利,要挟着大明帝国第三团体军占领的国土,而第二团体军立即回军将两个军开到莫哈奇城南面的与奥地利的边境与奥地利与奥匈的部队对峙,但是由于奥地利与奥匈的联合部队对于大明帝国第三团体军那先进的兵器和壮大的兵力还是很明确的,所以他们也不敢亲启战端,而第三团体军对于占领地到处的处所武装部队和奥斯曼残余部队的剿灭也没有进一步进攻奥地利,但是奥地利与奥匈对大明帝国的态度可见一斑同时对大明帝国敌对的还有法国人,由于育空、加拿大地区的东京军区和很多海军舰队与法国和部分英国人的冲突加剧,法国人自然对大明帝国持有敌对的态度,要不是北美洲北部属于荒野地带,那里的法国人和英国人比较少,法国人早就对大明帝国发起战斗来了

由于欧洲中南部局面的紧张,大明帝国第三团体军没有南下进攻奥斯曼亚洲地区的国土,他们持续在欧洲保持着大明帝国在欧洲的国土权利和边界限,以及与武装开辟商团占领据点的留守战士打击各地地武装部队和奥斯曼残余部队

在北美洲的被李龙在舆图标示为育空与加拿大区的大片处所,李岩带领着他的东京军区将一个个本地的部落清剿后送到大明帝国中原地区当奴隶或进行思想改革

而海军司令施琅的海军总舰队和四大海军舰队分队集结起来运送大批的移民华人到澳洲大陆,李龙还让他们带了大批的防毒药品和大批的牛羊,还筹备了大批的屎壳郎,让那些移民华人往了后得到丰富的财富还不损坏那里的环境

而还有几支舰队和数千商团船舰则送数百万汉人移民到印度四省和波斯地区生活,他们带着大批的粮食、种子和农具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